英文編修, 論文校對, 論文修改, 論文翻譯, 期刊發表, 摘要翻譯
共同第一作者有什麼含金量? What is the value of being a co-first author?
首頁 » 作者資源 共同第一作者有什麼含金量?
近幾年,越來越多不同的領域都在「相親」,尋找研究合作機會,而且各種基金、期刊編輯、評審也都買帳,所以「共同第一作者」就變得越來愈普遍。


共同第一作者有什麼含金量?

近幾年,越來越多不同的領域都在「相親」,尋找研究合作機會,而且各種基金、期刊編輯、評審也都買帳,所以「共同第一作者」就變得越來愈普遍。

然而合作一時爽,到了發表文章的時候才發現背後有一個難題,那就是各位作者的貢獻是如何認定的,尤其是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那可是無限風光 (你爭我奪) 的位子。

在這裡,小編一次性回答兩個問題:共同第一作者是什麼?又有什麼價值?

 

01 共同第一作者是什麼?

學術期刊署名方式,通常只認順位排序第一的作者,即「第一作者」。如果一篇論文有多名作者,則按其貢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即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即使兩個名字並列排放,也默認前者是第一作者。

後來借鑒國外期刊的做法 (尤其是SCI),允許多名作者擔任「共同第一作者」,再加上通訊作者這種相當於邀請權威人士來確保論文品質的作者類別,於是「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訊作者」就誕生了。

當兩名作者的貢獻不相上下時,基於嚴謹客觀的科學研究態度和對參與成員勞動成果的尊重,這樣的安排是相當合理的。有的高影響因子期刊甚至允許4至5名第一作者,但問題也接踵而至。

 

What is the value of being a co-first author?

 

02共同第一作者的價值是什麼?

這就要視情況而定了,一般來說,越重要的時刻和場合,共同第一作者的含金量就越低。

 

求學階段

在碩博班評獎及畢業時,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論文相對較受到認可。無論是評獎還是畢業要求,一般院校都會承認。

求職階段

順利畢業後求職高等學府或研究研機構,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展示成果的履歷基本上可以被接受,但含金量已顯著下降。要競爭重點機構、重要職位時,已無法確保在競爭者中擁有優勢。

晉升階段

涉及升等評鑑時,「共同第一作者」的作用大幅減弱,因為若要獲得高階職稱,研究成果的「純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在評鑑規則中,有些頂尖學府的人事室給出的明確要求是,第一作者只承認一個人,意思就是「共同第一作者」完全無效。

還有些機構按照SCI分級,只承認A5B4C3D2範圍內的「共同第一作者」。普通大學則常常會設定權重係數來判定加多少分,以此控制「共同第一作者」的泛濫情況,也就是說很殘酷地「有幾個共同第一作者,你的成果價值就剩幾分之一」。

03 最後,署名需謹慎!

如果是多人合作完成,又確定自己是貢獻最多的,那絕不能輕易把第一作者的位置拱手讓人。導師可以擔任通訊作者,這點無須擔心。但如果合作夥伴確實對文章有直接貢獻,也應該給予「共同第一作者」的身分,這樣才公平合理嘛。


關於意得輯

意得輯專為研究學者及各類學術單位提供英文編修以及期刊發表協助服務,我們在台灣、日本、美國、韓國、中國上海、新加坡和印度均設有辦事處,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編修團隊,為提供專業語言協助服務公司中的領導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