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論文!論文!相信不論是碩士生還是博士生,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就會經常聽到這個詞彙,不得不說論文對於一個研究人員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大部分研究生可能都幻想過,自己有一天發論文可以如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左手《Nature》,右手《Science》,老闆開會都要看自己臉色 (開玩笑) 。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一下,寫SCI論文的速度究竟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如何最快完成一篇SCI論文。
01 論文的數據來源難易(重要程度:★★★★★)
影響一篇SCI論文寫作速度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論文的實質性內容,即支撐論文的數據來源。簡單來說,如果是需要大量實驗作為支撐數據的論文,例如臨床實驗、材料實驗、現地實驗等,從實驗設計到執行,最快也需要幾個月的準備。實驗如果順利還好,如果不順利還需要重新推導設計理論、分析失敗原因、論證新的實驗方案,最快又是幾個月的時間。
倘若研究方法不涉及實驗內容,那就相對較為輕鬆,例如文獻回顧、問卷調查、數據綜合等研究方法,如果一切順利,則可在短時間內完成。
簡單來說,如果論文的數據來源涉及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一篇SCI論文最快也需要接近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相反地,如果論文數據來源簡單,寫作時間可以大大縮短至兩到三個月。
02 作者的寫作能力(重要程度:★★★★☆)
倘若論文的數據是現成的,這時候論文的寫作速度就主要與執筆者的寫作能力相關。假設一位已經撰寫並發表過多篇SCI論文的海歸新進教授,和一位全民英檢中高級的新手研究生同時撰寫一篇論文,可能在後者剛剛搞清楚abstract和introduction的區別時,前者就已經把論文寫好並投稿了。對於同樣的數據,前者可能三天內就能寫好,後者摸索三個月可能才寫了不到一半。
除此之外,寫作能力還包括文獻回顧速度、時間管理能力、專業知識、語言表達能力、寫作工具的掌握情況,這些因素我都統一歸納為作者的寫作能力。當然,寫作能力並不是學術水準的唯一評價標準,只是學術論文寫作的學習終究有一個過程,新手和高手的差異十分明顯。
03 論文的目標期刊(重要程度:★★★☆☆)
假設論文執筆者的寫作能力都差不多,論文數據也都是現成的,這時候論文的目標期刊就是影響寫作速度的最大因素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篇論文的目標期刊是《Nature》或者《Science》旗下的某個期刊,甚至是正刊,和另一篇論文目標期刊是1分的SCI期刊,其難度完全是天壤之別。可能後者已經完成review收到錄用通知了,而前者還在第三輪或第四輪修改。
04 其他外部因素(重要程度:★★☆☆☆)
如果說以上因素全部相同,即數據是現成的,作者的能力也基本差不多,目標期刊也一樣,這個時候作者能否全心全意地投入寫作,精力投入占比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很多海歸新進教授在國外的時候,一年能發好幾篇論文,回國之後論文的數量和品質卻雪崩式下降。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教授本身的雜務工作實在太多,根本沒有多少精力能夠用來寫論文。類似的情況還有,當結婚有了家庭之後,研究人員更加無法全心全意地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寫論文,論文的產出速度當然就慢很多。
話又說回來,怎麼樣才能最快完成一篇SCI論文呢?其實倒也不難。
首先,你需要選擇一個數據來源簡單的方向撰寫論文,那些需要大量實驗才能取得數據的論文可以不用考慮了,花的時間很長不說,難度也不小,首選是數據現成的。
其次,你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準,不管是雅思、托福,還是其他難考的考試都應該去考一考,還要專門針對論文寫作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再者,不追求頂尖的期刊,什麼期刊容易投稿就選哪個,發表的文章越多,基本接受的概率就越高。
最後的最後,一定要預留一段完整的時間寫論文,不要被其他事情耽誤。如此這般重複訓練自己幾次,你就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寫出一篇SCI論文啦。
當然,好論文是需要精雕細琢、耐心打磨的,一味追求速度寫出來的論文很難在高品質的期刊上發表。小編還是建議大家不要發「灌水」論文,追求論文和研究的實際質量,在確保論文質量的基礎上再提高自己的寫作效率~
對於那些對英文缺乏信心的同學,歡迎向意得輯諮詢。意得輯擁有2000+名母語編輯,涵蓋1300多門學科,近20年已服務超過200萬篇稿件。意得輯為您提供SCI 投稿指導服務,從論文翻譯、潤稿到選刊指導,更提供格式排版、投稿信撰寫、付費審查等服務,涵蓋投稿全過程,可以協助加速您的論文發表。
把繁瑣枯燥的論文發表流程交給我們吧,這樣您就可以全心投入於研究中!
意得輯專為研究學者及各類學術單位提供英文編修以及期刊發表協助服務,我們在台灣、日本、美國、韓國、中國上海、新加坡和印度均設有辦事處,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編修團隊,為提供專業語言協助服務公司中的領導權威。